13904333836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合作伙伴
产品展示
公司动态
成功案例
行业动态
资质荣誉
人才招聘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公司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动态

中俄能源合作与ESPO原油的崛起 

发布时间:2019/01/14

  对亚太国家而言,ESPO主要优势在于与中东原油相比运费杠杆较低,同时价格相对合理且供应稳定,相较于中东原油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12月5日,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在莫斯科召开,能源问题再度成为会议的主导。本次会晤是今年的第二次,上一次在6月6日。此次会谈双方敲定了较多的实质性合作协议,为下一阶段的更多能源合作打下了铺垫。俄罗斯之所以愿意更多与中国展开合作,一方面,有向西发展遇到困境的原因;另一方面,通过加大中俄合作,积极打造亚太地区基准原油ESPO也是其主要目的。
  
  新能源合作下的会谈
  
  俄罗斯在20042011年以日均1000万桶的产量位居第一大产油国,今年第3季度曾短暂被沙特超过,但目前再度稳定榜首。随着全球陆上易开采油田的逐步耗竭,俄罗斯因其富裕和稳定的原油供应以及相对稳定的国内政局,成为亚太和欧洲地区目前最重要的原油供应国。对俄罗斯而言,未来5年普京下一个任期内,正是借美国战略布局逐步收缩积极扩大自身影响力的关键时机,而其中,随着中东局势的混乱和油价近几年的持续高企,利用油气资源可以快速提升经济和军事实力,加快油气出口势在必行。对市场普遍预期未来3年全球原油新增需求的主要推动力中国而言,目前迫在眉睫的问题在突破马六甲瓶颈,打通陆地油气生命线是下一阶段的重点战略目标。
  
  不过令人疑惑的是,这一对本应该是能源黄金搭档的组合,其合作却并没有想象中的密切。2011年中国从俄罗斯的原油进口量仅有1972万吨,占国内原油进口的7%,远低于沙特和伊朗甚至伊拉克的原油进口,占俄罗斯原油出口亦不足5%.实际上,从俄罗斯国内的油田分布来看,多数集中于中南和东北部等远东地区,但俄罗斯原油出口却大量运往欧洲。多数管道由于需要接到乌克兰和土耳其等国,一度曾引起过较多纠纷。相较而言,俄罗斯东部与中国东北接壤,修建原油管道政治压力和运输成本要低得多。
  
  从表面上来看,此前制约中俄能源合作的主要问题在于价格上的分歧,其中在天然气上表现尤为突出,而在原油上则主要来自于运费上的差异。不过,价格的分歧其实并不是中俄能源合作明显迟缓的主要原因,核心因素在于俄方对中国的崛起同样抱有较强戒心,并希望可以通过能源方面向中国施加更多的影响力并借由此调节中日韩的地区间平衡。
  
  事实上,中国在过去10年里,主要原油进口依赖于中东地区,由于本地区没有可参考的定价标的,因此不得不采用中东地区的报价,但这一价格显着高过出口往欧美的价格,并造成每年近30亿美元的亚洲溢价。此外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两个战略隘口也是中国一直无法回避的能源安全隐忧。因此,对于中国而言,俄方运费如果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并不会引起中国的明确反对,可见俄方与中国能源合作的态度始终不够诚恳。这在安大线的最终流产和近两年中俄天然气谈判一直难有进展中,表现尤为突出。虽然多数人将原因归咎于日本的突然搅局,但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俄脆弱的能源合作关系,而日本不过是俄方希望引入的另一个制衡者。
  
  不过继6月份中俄第八次能源会晤有了一定实质性结果后,第九次会谈再度达成一定共识。其中在原油方面,主要为将俄罗斯远东管道和贸易推向更高水平,2016年产量和管道容量将分别扩充至3000和6000万吨/年。此外,基于中俄能源合作框架,在原油合作中还有一个具体的项目,即天津炼厂,精炼能力为1300万吨/年,俄罗斯将向其提供70%80%上游原油供应。
  
  ESPO原油的崛起
  
  俄罗斯对中国态度的转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于政治层面在于通过能源为中俄战略性合作打下铺垫,以应对美国战略重心的东移以及目前美日韩安保程度的提升;于经济层面则主要由于在西部受挫后希望能够在远东地区加大油气影响力,同时加快将ESPO(East Siberian Pacific Ocean Pipeline,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管道)原油在地区中的影响力以期建立起新的原油定价制度和体系。
  
  对于前者,美国年初高调推出《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将亚太地区定位为美国下一阶段战略重心。虽然其介入亚太的主要目标是遏制中国,但对于双头鹰俄罗斯而言,欧亚两洲地区间能否维持实力的平衡都是关系其安全的重要因素。故而,在鹰派总统普京再度上台之后,俄罗斯在外交方面也开始更多向东倾斜。
  
  对于后者,继美国页岩气革命爆发以来,俄罗斯对于欧洲的油气影响力已经日渐式微。9月份,欧洲在美国的支持下对俄罗斯天然气公司Gazprom展开了反垄断调查,最终迫使其降价。随后几个月内,欧洲又展开了对天然气零售市场的调查,再度对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形成了危害。在这一背景之下,俄罗斯已经很难对欧洲实行油气控制,而在亚太地区,中国大力拓展陆上油气通道,中哈、中缅和中乌油气管道都开始提上日程,美国也多次放风,将通过西海岸向亚太地区出口油气。俄罗斯将油气出口重心转移至远东地区,一方面避免欧洲出口份额过大,最终由支配转为被支配的地位;另一方面,在目前亚太地区油气需求依旧高涨且中国希望加大陆地油气合作的背景之下分一杯羹;再一方面,随着WTI愈发区域化,北海产量持续下滑带来Brent人为扭曲痕迹的加重,但同期在DME的Oman原油难以得到沙特和伊拉克认可的背景下,俄罗斯加大远东地区原油供应量,有助于其建立起亚太地区新的原油定价指标ESPO原油。
  
  ESPO本是俄罗斯境内一条原油管道的缩写,也代表通过此管道运输的俄罗斯内陆多个油田的混合原油,其API度为35,含硫量为0.5%,其品质明显高于目前中东包括Dubai/Oman和伊拉克Basrah几个主要指标原油。在过去几年内,由于俄罗斯更多关注于欧洲市场,因此一直将Urals原油视作主要的定价指标,并未重视ESPO原油的影响力。不过由于俄罗斯能源战略开始逐步向亚太倾斜,在远东地区的投入也开始逐年加大,这一原油的影响力未来将有较明显的提升。其中,随着俄罗斯远期规划中的实施,ESPO管道将延伸至远东港口科济米诺(Kozmino),随后俄通过此管道向亚太市场供应的原油数量将增长一倍。
  
  ESPO原油能够成为基准原油有内在和外在多方面的因素。对内而言,ESPO原油消费群体目前已形成且较为稳定。2011年主要买家涵盖了亚太地区14个主要消费国,其中包括美日中韩和菲律宾、印度等。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该品牌已经获得了一定认可。包括Platts和Argus等多个国际主要能源咨询机构都开始将ESPO视作其亚太地区的主要报价参考之一。对亚太国家而言,ESPO主要优势在于与中东原油相比运费杠杆较低,同时价格相对合理且供应稳定,相较于中东原油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尽管新加坡港的Dubai原油被视为亚太基准原油,但Dubai作为中质酸油,对于目前主流的轻油定价基准而言,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标识作用。此外,Dubai原油中包含运费杠杆,容易受到油市之外的因素影响。作为非亚太地区原产的定价基准,Dubai显然并不是亚太买家的首选。
  
  因此,目前俄罗斯加大与中国能源合作,其背景也在于借中国原油消费持续高速增长的东风,将ESPO送入定价基准的快车道。未来几年内,相信中国上期所的中质原油期货和轻质的ESPO基准将一齐成为亚太地区的定价基准,并为中国提供更多的能源安全保障。